5月7日,國家電網公司華北分部與內蒙古岱海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對4月份聯合開展的AGC(自動發電控制)控制模式下岱海電廠3號機組深度調峰實時控制試驗進行數據分析和總結。根據試驗經驗,國網華北分部將對所有AGC直控機組推廣深度調峰實時控制功能,完成部署后,預計全網風電消納能力可增加1000萬千瓦以上。
該試驗是國內首次實現深度調峰時機組出力由AGC實時控制,為提升機組調峰時的調節速率和負荷跟蹤實時性積累經驗,為調峰輔助服務市場的推進提供技術支撐,爭取實現清潔能源“雙升雙降”目標。
機組深度調峰是開啟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的基礎。截至2018年4月,華北電網新能源裝機規模達7302萬千瓦,占全網總裝機比例達21%。目前,由于機組協調控制、環保性能等原因,火電機組參與深度調峰時均需退出AGC,調峰指令由調度員通過電話方式下達,存在調節速率低、負荷跟蹤實時性差的缺點,無法適應新能源實時消納精細化要求。在此背景下,提高火電機組深度調峰能力,提升系統調節和新能源消納能力勢在必行。
為進一步挖掘調峰資源,提升對調峰輔助服務市場的技術支撐能力,利用市場機制實現新能源實時消納,國網華北分部探索利用AGC從調度端實現火電機組深度調峰實時控制,多次組織各直調火電廠開展深度調峰調研,針對低負荷下脫硫脫硝性能和機組協調控制等問題開展討論。在此基礎上,開展AGC直控機組遠動量程擴展和聯調等工作。
試驗前,國網華北分部組織岱海電廠以及冀北電力科學研究院相關技術人員制訂詳細試驗方案,針對試驗過程中主(再)熱汽溫度控制等問題確定專項管控措施,最終實現機組低負荷運行區間的拓展。
本次試驗在提高火電機組深度調峰調節速率和負荷跟蹤實時性的同時,突破了火電機組在AGC控制模式下,機組出力不低于50%額定容量的限制,將出力下限降至20%,從而使火電機組的調峰深度從原有的50%提高至80%,即單機提高20萬千瓦風電消納能力。
信息來源:國網華北分部、國家電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