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網報訊 “未來的智能配電網將綜合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智能技術,對電網數據、設備狀態、環境信息、用電信息以及外部數據等進行集成分析,合理安排停電計劃、快速搶修處理故障、充分消納大規模接入的分布式電源與電動汽車,全面提升供電可靠性與供電質量?!?月11日,南方電網公司正式印發《智能技術在生產技術領域應用路線方案》,提出在智能裝備、現場作業、狀態監測、態勢感知和智慧運行五個方面推廣應用智能技術,推進智能技術與電力技術的融合,建成“設備狀況一目了然、風險管控一線貫穿、生產操作一鍵可達、決策指揮一體作戰”的生產管理體系,實現“智能裝備、智慧運行”,促進電網本質安全。
“隨著電網規模的不斷擴大,生產設備不斷增長與人員逐步減少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公司減員增效需求迫切,同時,傳統電網生產管理模式在電網、設備、人身風險管控方面仍面臨較大壓力?!惫旧疾控撠熑吮硎?,通過智能技術的應用,可以更好地解決人員不足和作業風險等問題,提高生產工作效率和效益,降低安全風險,提升電網生產運行水平和設備健康水平,最終實現電網的智慧運行。
為更好地滿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電力需要”,公司正積極探索智能技術應用,提升電網設備運維質量,通過人工替代和數據整合挖掘,打造安全、高效、精準的智能化設備運維和智慧化決策,為電網可靠供電提供保障。
公司此次發布的《智能技術在生產技術領域應用路線方案》,深入分析了新一代智能技術發展現狀,以“減員增效、減危增質”為目標,遵循“智能裝備、智慧運行”的發展路徑,明確了公司生產領域智能技術應用的總體思路、總體目標、重點應用方向、技術應用路線圖。未來,公司生產領域智能化發展將從智能裝備、現場作業、狀態監測、態勢感知和智慧運行五個方面發力,推廣應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智能技術,推進智能技術與電力技術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