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智能電網已成為當今世界電網發展的新趨勢,美國和歐洲各國都在進行智能電網的研究與試點工作。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根據中國國情,提出要建設中國特色的堅強智能電網。堅強是智能電網的基礎,智能是堅強電網充分發揮作用的關鍵,兩者相輔相成、協調統一。特高壓對于發展智能電網來說至關重要。
國家電網公司結合基本國情和特高壓實踐,提出了建設堅強智能電網的發展目標,即加快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具有信息化、數字化、自動化、互動化特征的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我們要建設的堅強智能電網,是一個堅強可靠、經濟高效、清潔環保、透明開放、友好互動的現代電網。
2008年,上海電網最高負荷達到2243.2萬千瓦,比2007年增長5.77%,峰谷差878.8萬千瓦。預計到2015年,上海電網最大負荷、用電量將分別達到3500萬千瓦、1739億千瓦時,到2020年,上海電網最大負荷將達到4000萬千瓦,需裝機4600萬千瓦,人均負荷1.6~1.8千瓦。如果沒有有效的解決方案,峰谷差將維持在最高負荷的40%左右。
上海一次能源短缺,完全依靠本地電源建設難以滿足持續增長的用電需求,大規模接受區外來電是必然選擇。目前,上海電網已建成500千伏“三交兩直”的區外輸電通道,區外受電極限為850萬~900萬千瓦。2008年的區外受電規模,已經接近極限水平,迫切需要建設新的輸電通道。2009年,上海公司將加快推進四川向家壩—上?!?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和三滬兩回±500千伏直流工程建設;同時,爭取淮南—上海(皖電東送交流通道)和錫盟—上海的兩個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開工,全力提升區外向上海輸電的能力。
上海公司計劃到2010年,將上海區外來電規模提高到1350萬千瓦,到2020年,提高到2000萬千瓦以上。
上海電網是典型的受端電網,一方面,上海電網的電源供電能力增長滯后于電力負荷增長,大量的電力供應來自于區外來電,同時又面臨著很大的峰谷差;另一方面,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世博會舉辦城市,需要率先接入可再生能源等各類新能源發電量,這也加大了對電網的沖擊。上海要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電網的安全保障作用十分重要。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上海建設堅強智能電網顯得十分必要。
通過建設堅強智能受端電網,上海將實現特高壓遠距離輸電網與大容量清潔能源的協調調度,為發電與用電的功率平衡提供調節能力,進一步保障受端電網的安全穩定,提高清潔能源的消費比重,促進節能減排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時,還能實現與客戶的良好互動,有效提升供電服務水平。